五指山DIY手工制作扎染染料的用处及作用
1857年,英国的伯琴(W.H.Perkin)将其发明的苯胺紫染料投入工业化,这是个人工合成染料。染料生产一般以1857年作为分界线:1857年之前为天然染料的提取加工阶段;1857年之后为合成染料的生产加工阶段。据《染料索引》记载,全世界合成染料已达7000多种(包括有机颜料),经常生产的有2000多种。合成染料虽然160年的历史,但发展速度惊人。染料的分类方法有两种,一种是根据染料的性能和应用方法进行分类,成为应用分类;另一种是根据染料的化学结构或其特性基团进行分类,称为化学分类。
五指山DIY手工制作扎染染料的用处及作用
因为云南地处边疆,宋初经宋太祖“玉斧”一挥,把云南划于域外,使得宋王朝的政令变得软弱无力。这是扎染技术在云南许多民族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。扎染从扎制到人染全系手工操作,使用钢针和扎线,通过扎、缝、缀、串、捆等多种技法,使织物按设计的纹样,重叠、串联、合并起来,撮成结状或球形,将结扎好的织物入染,因结扎的织物部分紧实,染液不能正常渗透,使得结扎部分和未结扎部分产生差,形成深浅不一、对比强烈的图案,同时在织物纤维的毛细作用下,纹样图案四周产生艺术化的无级层次晕,这就是我们平时称的撮晕。
目前,云南少数民族实行扎染染的方法,可以按颜料分为两种。一是传统的方法,这种方法无需加温,称为冷染。冷染使用的染料是植物染料靛,染出的织物为蓝底白花。二是现代染料法,一般需加温,称热染。
五指山DIY手工制作扎染染料的用处及作用
吸附就是染料附着到纤维的表面的过程;染料在溶液中因分子间作用力、离子间静电引力等被纤维吸附。扩散渗透(diffusing and penetreating)吸附之后染料需要进入到纤维的内部,并保持在里面;被吸附的染料在一定条件下,从纤维表面向纤维内部扩散渗透,进入纤维无定形区,直至染液、纤维表面和纤维内部的染料浓度达到平衡。固着(fixing)这是染牢度是否好的一个关键过程;进入纤维无定形区的染料借化学作用力(离子键或共价键)分子间引力(范德华力)和氢键与纤维大分子相联,获得一定的结合牢度。